市儿童医院的骨穿室外,空气像被冻住了一样。罗奶奶刚把水杯放在长椅上,就听见里面传来 “救命啊,救命” 的哭喊,那声音又细又弱,却像刀子一样扎进她心里。2 岁的小莹连 “奶奶” 都喊得不太清楚,此刻却学着动画片里的台词求救。罗奶奶扶着冰冷的墙壁,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往下淌。她想冲进去抱住孙女,可医生之前的话在耳边响起:“骨穿是关键,必须做。”她只能攥紧拳头,任由心疼和无力把自己裹住。图为罗奶奶和孙女小莹
罗奶奶家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子,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。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地的工厂打工,一年就回一两次家,家里的日子全靠两人的工资撑着,家里就她和小莹两个人。小莹从小就黏着她,白天跟着她在院子里玩,晚上躺在她怀里睡觉,祖孙俩的日子平淡却踏实。罗奶奶总盼着小莹能健康长大,等儿子儿媳挣够钱回来,一家人就能热热闹闹的。可这平静在 2023 年 4 月被打破了:小莹突然开始高烧,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,烧得小脸通红,连哭的力气都快没了。图为小颖刚生病时的照片
罗奶奶急得直跺脚,赶紧给儿子儿媳打电话。儿子接到电话时正在上班,放下手里的活就往家赶,连夜带着小莹去镇上的医院。抽血检查后,医生看着化验单皱起了眉,语气凝重地说:“血很不正常,白细胞和血小板都不对劲,赶紧去市里的儿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,别耽误了。”罗奶奶抱着烧得迷糊的小莹,跟着儿子往市里赶。一路上她不停地给小莹擦额头的汗,嘴里念叨着:“没事的,就是普通感冒,很快就好。”可她自己心里却慌得厉害。图为小颖住院记录
到了儿童医院,医生详细询问情况后,说需要做骨髓穿刺才能确诊。那时小莹还不到两岁,做骨穿不能打麻药。护士轻轻按住小莹的手脚,长长的针头要扎进骨头里取骨髓。当针头碰到骨头的瞬间,小莹的哭声突然拔高,撕心裂肺。罗奶奶在旁边看着,手止不住地抖,捂着嘴哭得直抽气。等结果的那一个星期,一家人都没睡好。直到一周后,医生拿着诊断书说 “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”,罗奶奶脑子 “嗡” 的一声,当场就瘫坐在地上;儿子也愣在原地,半天说不出话。图为小颖在做治疗。
确诊后,小莹立刻开始住院治疗。前期要做外送基因检查,还要反复输血、输血小板,化疗药更是没断过。短短四个月,治疗费就花了 10 多万,家里多年攒下的积蓄全空了,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。罗奶奶留在医院专门照顾小莹,儿媳没敢多停留,很快就回工厂打工了。临走前她拉着罗奶奶的手说:“妈,我多挣点钱,就能多给孩子凑点治疗费,不能让孩子断了治疗。”每次输液,细细的针头扎进小莹的胳膊,她都会哭着往罗奶奶怀里钻。
化疗的副作用比想象中更折磨人。每次化疗后,小莹都吃不下饭,刚喂进去一口粥就吐出来。原本胖乎乎的小脸没几天就瘦得脱了形,眼窝也陷了下去。细胞受损、骨髓抑制让她变得特别虚弱,连坐起来都要罗奶奶扶着。有一次小莹难受得厉害,抓着罗奶奶的衣角。罗奶奶看了,眼泪止不住地流,把小莹紧紧抱在怀里:“咱再坚持坚持,等病好了,奶奶带你去摘草莓,去看小鸡。”如今小莹正在做第八次化疗,每次去治疗室,她都会紧紧攥着罗奶奶的手,眼里满是害怕。
现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难了。儿子和儿媳每月寄回的工资,只够支付一部分医药费,缺口还得靠借钱填补。罗奶奶在医院里更是省吃俭用,每天只买最便宜的素菜,有时就啃两个馒头配咸菜,把省下来的钱都留着给小莹买营养品。她看着小莹因为治疗遭了这么多罪,心里又疼又无助,常常在夜里小莹睡着后,坐在床边偷偷抹眼泪。医生说后续还有很长的治疗路要走,需要的费用更是个天文数字。罗奶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撑多久,只盼着能有奇迹发生,让孙女早点好起来。图为罗奶奶为治疗费发愁。原创作品,严禁任何形式转载,侵权必究。
发布于:安徽